动必然拿出一系列促销措施留住用户。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研究所陶青就认为,根据日韩的经验,携号转网可能在实施初期会促使用户向弱势运营商转移,但从较长时间看,相当大比例的用户会出现“回流”现象。根据国信证券的分析报告,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占据了80%-90%的中高端移动用户,其规模优势和很强的市场执行能力仍然能够保证其应对非对称管制措施所带来的“风险”。措施之二:联通单向网间携号漫游近期,工信部计划实施“联通单向网间携号漫游”政策的传闻也广为流传。也就是说,联通的用户可以在没有联通信号覆盖的地方,使用移动的网络。联通用户无需更改号码,移动必须向联通开放网络。联通向移动支付一定的网间结算费用,也就是漫游费。此举可以缓解联通信号覆盖范围相对偏弱的问题。而且,网间漫游也是“单向”的,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不可以对等使用中国联通已有的网络。因此,该政策也被业界视为政府对国内电信运营商实施的具有非对称管制效果的措施之一。据接近工信部的人士透露,工信部已经决定在11月开始实施这一新政策,但目前尚未见到正式文件下发。如果联通单边携号漫游开始推行,意味着中国移动“网络无处不在”的信号优势将逐渐消失,联通与移动之间的信号“鸿沟”得以一夜填平。目前中国移动GSM基站数高达35万个,中国联通只有15万个,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大大优于联通。效果分析:电信专家阚凯力认为,允许网间单向携号漫游是促成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方式之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的基站加在一起才是中国移动的一半,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移动优势更加明显,如果允许联通或者电信的用户使用中国移动的网络,则能提升其用户体验,对于改善目前电信市场一家独大的竞争局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基于三大运营商目前网络基站的现状,异网漫游只能出现在中国移动GSM网络和中国联通GSM网络之间,而异网漫游只是运营商资源共享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异网漫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电信市场格局,不过优化应该稳定进行,而不应该期望通过一些极端的措施短期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实际上,也有中国移动的内部人士认为,此举对中国移动也并非全无好处,首先联通用户漫游至移动网络,联通必须向移动支付网间结算费用,这意味着,漫游用户越多,移动所能收取的漫游费更多,从总收入看,这是另外增加的一部分。其次,此举也变相等同于做了一次“移动信号覆盖优于联通”的宣传,加深了用户对移动网络覆盖优势的直观感受。措施之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资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