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80%的农村中小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实施了“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流动放映等文化工程,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已有30年驾龄的张锦明是新疆四运集团公司的一名司机,主要从事南北疆物资运输。回忆起近十年来驾驶的经历,他感慨万千:现在跟原来比,道路的状况真是有了天壤之别。2000年以前,从南疆的麦盖提县到巴楚县,总共200公里的路要走两天两夜,大货车“举步维艰”,走在路上真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里跳”。现在,从麦盖提到巴楚县已经修通了柏油路,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新疆交通的变化只是我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个缩影: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建成,西部地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成渝高速、新疆机场改扩建、寸滩码头等基础设施工程让西部交通、航空和水运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对外开放开创新局,东西共赢协调发展沿重庆朝天门朝下游行驶6公里,便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集装箱枢纽港区,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占地约800亩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寸滩码头的建成促进了成渝经济带的崛起,带动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也迈出了新步伐,东西部地区互动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7年,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15000多亿元。西洽会、西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已成为东西互动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180亿美元。新疆、内蒙古、云南、西藏等省区边境贸易在活跃当地经济、促进边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按照千方百计用好现有人才,采取措施引进人才,鼓励人才流动等工作思路,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推动了西部地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与东部和国家机关干部交流的力度不断加大,“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等一批人才援西项目取得良好效果,“东部对口支持西部人才培训”等工程收到实效……中国西部,正日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热土。(记者李慧)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页  [1] [2]